去年12月9日,太原市政務服務中心自助服務區啟用了2臺新設備,分別是企業自助智能審批機和個體自助秒批機,這標志著太原市商事登記智能秒批系統在全省首家正式啟用,商事登記實現由人工辦變為機器辦,定點辦變為隨處辦。

去年疫情防控期間,為進一步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市行政審批部門一是啟動“五減(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三化(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一制(承諾制)”改革,將260個事項整合為204個,減少審批事項56個,壓減率23.1%。二是大幅精簡審批環節,全面取消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的公示、論證、集體研究、現場勘查環節,減少審批環節423個,壓減率51%,取消現場勘查環節130余個。三是大幅減少申報材料,減少申報材料近2000項,壓減率50%。四是大幅壓縮辦理時限,大幅壓縮辦理時限,在前年將承諾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壓縮59%的基礎上,去年又壓縮30%。疫情期間,204項審批事項共辦理相關業務26096件。
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方面所做的工作,受到了省政府辦公廳通報表揚。去年1月至6月,數字太原“快”馬加鞭,全市新增市場主體42141戶,其中全程電子化辦理33119戶,占新增市場主體的78.59%;稅務部門通過優化和完善“電子稅務局”,讓納稅人多跑“網路”少跑“馬路”,全年壓縮辦稅時間20%以上;太原供水集團在全市設立的10個營業大廳、10個維搶修服務基地,為用戶打造全天候30分鐘供水服務圈;太原海關印發《太原市優化營商環境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簡化企業注冊登記、備案手續,行政審批事項全部網上辦理;對部分加工貿易業務的辦理手續進行精簡和規范;根據國家部署,14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將實現“跨省通辦”。
去年12月,我市市場準入環境再次優化,實現新開辦企業“秒批秒辦”,實行“智能審批+自助打照”7×24小時、365天不打烊自助服務,讓智能審批一體機成為群眾“家門口的企業登記店小二”,實現企業登記注冊全程“自助辦、就近辦、馬上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