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到,牛年吼,抬起頭來仔細瞅?!痹溨C喜氣的語言,清脆激昂的竹板,一段快板“牛年牛”,被董桂平說得有板有眼。日前,他在桃園二巷西社區舉辦的賞花會上一展身手,社區居民們嘖嘖稱道。
董桂平是位退休人員,現在快板已成他生活中最大的愛好。他學習快板起步于上班時的一次業務考試,為促進學習,他想到利用打快板來強化記憶。事半功倍,如愿以償。由此,他對快板的熱情陡然上升。
偶然機會,得到李氏快板傳人姚修剛點撥,董桂平如虎添翼,學習勁頭更足了。利用探親訪友的機會,他到北京尋師學藝;通過網絡,他結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快板人,共同交流,一起進步。
西海子是董桂平練藝的地方。四五年過去,當年見過董桂平悄悄在湖邊練快板的一位居民對他印象深刻:“想不到他能堅持下來,還練出些名堂?!?/p>
因為董桂平,西海子現在有一撥快板人,成天聚在一處打快板,成了“西海子一景”。牽頭的董桂平則成了大家口中的“快板董”。
董桂平熱愛快板,為了達成心愿,他經常毛遂自薦去登臺。再后來,有了影響,一些單位就邀他一起去慰問演出,武警部隊、養老院、福利院……好多地方都留下他的身影。其間,在北京房山舉辦的火鳳凰杯快板比賽中,他連續三年拿到一等獎,名氣漸起。
去年暑假,有個小學生家長向他請求,可否帶自家孩子學快板,減輕學習壓力,董桂平二話沒說,欣然接受。他萬沒想到,在青年宮小公園才教了幾天,居然又來了十幾個孩子。
“能培養些快板后來人,那可是功莫大焉?!倍鹌綖檫@個“意外”而開心,他不收費,甚至自掏腰包購買教材,花心思系統訓練孩子們。現在,每周六都是他與孩子們的固定教學時間。
日子一長,董桂平有了創作的沖動??汕桑募亦l洪洞縣西莊村搞文化活動,邀他演出?;丶亦l走了一趟,家鄉的變化了然于心,在情感的激蕩下,他接地氣地創作了一段家鄉美的快板書,轟動山鄉。
實踐中,他還發現非洲鼓與快板的節奏可以相映成趣,于是決定將二者結合起來,嘗試豐富快板的表演形式。對于他的好琢磨,董桂平說,他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想給人們帶來快樂,溫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