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市疫情防控辦發布消息,我市十項措施有力有序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截至9月6日24時,全市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811.96萬劑次,累計接種425.63萬人,接種劑次和接種人數均位于全省第一。
成立工作專班。市疫情防控辦成立由綜合協調組、政策信息組、疫苗接種指導和保供組等組成的疫苗接種工作專班,組建十個市級督導組,常態化深入十縣(市、區)檢查指導疫苗接種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幫助解決。市紀委監委駐市衛健委紀檢監察組同步加強監督檢查,駐點督導督戰。
創新工作模式。堅持“日核查、日通報、周簡報、兩級聯動”工作機制。每日核查并通報各縣(市、區)疫苗接種量、完成進度、庫存量等信息,每周編寫工作簡報報市領導。十個市級督導組每日在各自包聯的縣(市、區)疫情防控指揮群通報相關情況,縣級黨政主要領導在群內實時關注、積極督促,形成有效的市縣兩級聯動,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信息通”。
提升接種能力。全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點擴增至287個,其中123個固定接種點、42個臨時接種點、122個流動接種點。配備接種人員5182名,醫療救治保障人員1329名,全部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日接種能力達到18萬劑次以上。嚴格落實三查七對一驗證制度,加強異常反應的監測和處置,確保接種工作“零失誤”“零差錯”。
打造方艙接種點。全市共建設使用16個方艙接種點。各方艙接種點為60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開辟綠色通道,搭建帳篷有效應對下雨等惡劣天氣,并為市民免費提供礦泉水等物資。
科學調配疫苗。市疫情防控辦實時掌握各縣(市、區)接種進展和當前庫存量,堅持全市一盤棋,及時根據各縣(市、區)具體情況制訂全市范圍內的精準調配計劃。市縣兩級疾控中心疫苗出入庫24小時有專人值守,隨時調撥配送疫苗,極大提高了我市疫苗接種效率。
提供上門服務。組建122支流動接種隊伍,為我市580余家企業、單位、學校等提供上門接種服務,小店區、杏花嶺區、萬柏林區共投入20輛流動公交車,深入社區為轄區居民提供上門接種服務,共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90余萬劑次。
研發接種地圖。開發“疫苗接種地圖”,市民可通過“健康太原官微”“健康太原12320”微信公眾號下方欄目“接種地圖”,或在微信搜索框直接搜索“疫苗接種地圖”進入小程序查詢疫苗接種機構名稱、地址、電話、路線、可接種的疫苗種類、疫苗分布等信息,及時了解疫苗動態,方便市民就近接種。
延長接種時間。針對部分市民上班時間不方便接種的問題,各縣(市、區)結合實際情況,適當提前接種時間,每日7時開始疫苗接種,適時延長接種時間至22時,甚至更晚。
覆蓋各類人群。指定山西白求恩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為外籍人士新冠病毒疫苗定點接種點,指定小店區人民醫院為臺胞定點接種點,并通過官網、官微公示信息,為在我市的外籍人士和臺胞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提供便捷通道。
加大宣傳動員。通過電子屏、橫幅標語等多渠道開展宣傳的同時,組織專家深入社區、街道,開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科普宣傳活動,并利用微信公眾號、12320衛生熱線等媒介,將疫苗接種的政策和健康知識送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