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六新”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能源革命“五大基地”等重大領域發展;扶持民營、小微、三農等薄弱環節發展;大力拓寬直接融資渠道……9月12日消息,《山西省金融提振趕超行動方案》日前發布,通過一系列舉措,將打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堵點痛點,使2021年全省金融業增加值增速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切實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根據《方案》,將加大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力度,大力支持鋼鐵、煤炭、煤電行業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能源利用效率高、有節能減排潛力的優質企業和先進產能,合理滿足全省低碳轉型發展的資金需求,避免在授信政策上“一刀切”。大力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用足用好“綠票通”再貼現政策,加大對綠色企業、綠色項目的票據融資支持。落實好有扶有控的差異化信貸政策,加大對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型企業的信貸投放。逐步提高制造業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重,保持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合理增長。
我省金融機構將積極支持和推動省內符合條件的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在滬深證券交易所主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或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并進行股權融資。瞄準證券行業領軍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引進更多證券經營機構和機構投資者。發揮好企業上市“綠色通道”作用,完善企業上市財政獎補政策,支持省屬國企提高資產證券化率,深入開展資本市場縣域工程。健全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鏈條,引領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實體經濟。
此外,要實施全覆蓋、穿透式金融監管,加強債務管理和約束,合理控制杠桿率,適當調整債務結構,防范過度負債、過度投資、過度對外擔保。依法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非法集資、非法金融、金融領域涉黑涉惡等違法活動,營造安全優質的金融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