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半坡西街29號樓前,不少居民圍著剛剛加裝的電梯,迫不及待地想去試一試。
今年,杏花嶺區提出繼續大力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完善公共停車位、加裝電梯等配套服務設施。鼓樓街道根據實際條件,對半坡西街社區的29號樓加裝電梯。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雖好,但一開始,有部分居民對“加裝電梯”表現出抵觸情緒,主要是“擔心屋內光線受到影響”“噪音過大影響休息”“造成樓內溫度過熱”等。面對這樣的情況,施工方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設計,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入戶,為居民答疑解惑,消除大家的顧慮。
“我們工程選用的外立面基本都是玻璃幕墻形式,透光率較高,能夠最大限度消除對樓內的光線影響;電梯采用‘無機房’形式,主機都安裝在樓頂的電梯井道內,經過測試,運行音量在40分貝以內,和空調開機的聲音差不多;頂部的通風口,在散熱方面也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建設單位負責人田開琳說:“電梯的入戶方式,我們也多次和住戶溝通,最終采用半層入戶的方式設置電梯,這樣既節約空間,又不影響一、二層住戶的采光。”
對于居民最關心的建造費用、后期保養等問題,田開琳說,29號樓一部電梯的建造費用約50萬元,省級財政補貼10萬元,市級財政補貼20萬元,居民自籌20萬元左右。一層住戶不需要承擔費用,然后逐層增加自籌費用。至于后期保養,有物業的小區可以移交給物業管理,沒有物業的小區,可委托給建設單位。“包括每個月2次保養、年檢、電梯使用產生的電費、乘梯保險等,一年費用大概五千多元,居民均攤后,不會太貴。”田開琳說,電梯運行和維護費用不會給居民帶來太大負擔。
“這是轄區內電梯改造的第一個老舊樓房。經過多次協商調解,電梯終于安裝成功并開始試運行,這得感謝居民特別是低層住戶的大力配合。”半坡西街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石冰說,下一步,街道、社區將根據實際條件,大力推廣老舊小區電梯改造,解決小區老年人出行難、上下樓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