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在太原隆重開幕。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增進民生福祉,今年省政府將對17項民生政策進行提標擴面、動態調整,并集中精力辦好12件民生實事。
今年調整的政策涉及鄉村醫生崗位補助、居民低保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提標、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經濟補助、殘疾人及孤兒等困難群體救助等,預計全省新增財政支出15.87億元。
12件民生實事為:實施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提質工程,在原有補貼基礎上,對電商平臺銷往縣域外的農副產品給予每件1元的物流費用補貼,讓農產品有個好銷路、農民有個好收成;實施城鎮社區幸福養老提速工程,讓老年人能夠享受“家門口的幸福養老”;城區小學生“放心午餐”實現全覆蓋,讓學生開心家長安心;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范圍由0至6歲擴面到0至15歲,為殘疾兒童照亮康復之路;免費送戲下鄉演出1萬場以上,將豐富的精神食糧送到老百姓家門口;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配置1000臺自動體外除顫器,為緊急醫療救護爭取“黃金時間”;實施既有住宅自愿加裝電梯提速工程,讓更多居民享受出行便利;每個縣建設1所80至150個托位的示范性公辦綜合托育機構,著力破解“養”的難題、提升“育”的質量;推動人口20萬以上的縣特殊教育全覆蓋,讓特殊學子得到更多關愛與滋養;實施扶殘助學圓夢工程,幫助更多殘疾或殘疾家庭大學生圓上大學夢;提高城鄉低保家庭高齡老年人生活補貼,讓高齡老人安享晚年,享受美好生活;推動公益性零工市場縣縣全覆蓋,讓零工等活不再“站馬路”,讓就業服務更加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