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艾草、丁香、冰片等藥材,做成精致的香囊;親手用剪刀剪出可愛的“兔粽”,并粘貼到團扇上……6月14日,老軍營街道各社區除了組織居民包粽子,還開展頗具文化內涵的傳統活動,居民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小小香囊,寄托暖暖的端午情意。6月14日上午,桃南一社區聯合省博物院、社會公益組織在碑林公園開展“非遺進社區‘香’約過端午”主題活動。老師為大家發放了艾草、丁香、冰片、薄荷等藥材,以及磨具、針線盒等工具。彩布縫合、細線打結、藥包填充、串上穗子,一個個玲瓏奪目、立體飽滿的香囊就制作完成了。坐在頗具古意的園林里,在一針一線的縫合中,大家似有“穿越”之感。
在勁松社區,居民跟隨老師拿起剪刀,運用折剪、掏剪的方法,剪出可愛的“兔粽”造型。再將剪紙貼上團扇,原本普通的扇子實現“華麗變身”。“從唐代起,就有端午贈扇的風俗……”一邊動手制作,一邊聆聽老師講解,大家眼界大開。
“端午節就像一條紐帶,連接歷史和當下,體現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價值觀念和歷史認同。社區結合傳統文化活動,使居民感受節日的文化含義和傳承!”社區干部介紹。
(責編: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