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南三社區的“馬姐快樂模特隊”。
為豐富居民文化生活,老軍營街道黨工委、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整合資源,成立了100個興趣社團。一年來,“百團”已開出錦繡花朵,成為男女老少滿足精神需求的心靈家園。
合唱團的“年輕人”
“微山湖喂陽光閃耀……”走入勁松社區,人們被悠揚的歌聲所吸引。這是“愛之樂”合唱組合正在排練,隊員們面含微笑,陶醉其中。領隊武玲麗打著節拍,同時指揮幾個聲部。
看到他們,聽著歌聲,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勁松社區共有兩個合唱團,這支12人、另外一支40余人,平均年齡在65歲,走近他們,卻能讓人感受到蓬勃的活力。
70歲的谷達標曾經是位軍人,身材魁梧挺拔,花白的頭發整整齊齊。他從小就喜歡文藝,退休后,參加了合唱團,擔任男高音。“唱歌太好了,讓人心情愉悅,甚至身體免疫能力也大為提升!”他一說起合唱的好處,簡直數不勝數。
七旬阿姨亮風采
在新南二社區文藝室,72歲的任菊英穿著中式小襖,踩著高跟鞋,挺胸抬頭,踏著《水韻江南》的旋律,精氣神十足。“我們年輕時哪兒有這條件?自從社區組織成立了模特隊,我就第一個加入。練模特步時間長了,身體儀態發生了變化,既甩去老態,又凸顯了內在氣質,家人都說我更有魅力了!”
隊長馬密芬20年前在公園接觸到模特表演,便深深愛上了這項活動。聽說社區為大家提供活動場地,她便在居民中招募隊員。隊員越來越多,目前已經達到40多人。每周一次的課程,她都提前備課。為了跟得上時代,她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尋找新素材。到現在,模特隊不光在社區自娛自樂,還走上學校、社區等更多舞臺,并走入養老院慰問。
音樂傳遞美與愛
拿起陶笛,吹奏著《美人吟》,59歲的王玉萍陶醉其中。在老軍營小區二社區陶笛社團,王玉萍被公認為最勤奮的一個。做飯時,等待鍋開,拿起陶笛吹一吹;公交車上,用手機播放伴奏“磨耳朵”……陶笛社團兩周學一首曲子,至今,大家已經掌握了20多首歌曲的演奏技能。
一年來,陶笛社團老師高峰義務為大家授課。他是小區居民,自己有陶笛工作室。聽到社區組建興趣社團,他便利用自己的專長,教大家學陶笛。如今,該社團已有14名成員。
讀書會上陶冶人
“大海升起的月亮,天然的舉世無雙……”坐在媽媽身旁,用稚嫩的聲音誦讀著詩歌,7歲的張艷洋喜歡這樣溫暖的感覺。每周一次的讀書會,是艷洋最喜歡的周末活動。
生了艷洋后,媽媽便辭職在家帶娃。瑣碎的家務經常讓她感到身心疲憊。去年年初,從居民微信群得知社區組建讀書會,愛閱讀的艷洋媽媽立即報名。這也成為母女倆每周一次的親子活動項目。
讀書會帶領人麗珍老師是位閱讀推廣人,曾先后前往社區、高校開展公益閱讀推廣,讓美妙的詩歌走入更多心靈。每周一次,她從晉源區趕來,就為了與居民共赴這美好的“約會”。“在書中,我們解決了人生困惑,體會到開心快樂!”
“百團”共譜協奏曲
在老軍營街道的10個社區,個個都有10個不同形式的社團。2021年初,為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老軍營街道黨工委、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聯合街道社工站、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共同提出建“百個興趣社團”的服務目標。
一年來,老軍營街道積極盤活社區公共服務空間,深度調研轄區居民文化活動需求,搭建社區文化平臺,成立了100個社區興趣社團,涵蓋運動健身、舞蹈、合唱、模特、棋牌、戲曲、樂器、書畫、朗誦、傳統文化、樂高、手工、瑜伽、花藝等多個類型。
到目前為止,直接參與的居民已達2000多人,惠及上萬人,讓居民在家門口就滿足了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