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版權局公布了《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央宣傳部版權管理局負責人就《規劃》有關問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請介紹一下出臺《規劃》的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系統總結并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闡明了事關知識產權事業改革發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原則性、根本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時代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頂層設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笆奈濉睍r期,加強版權工作規劃,統籌部署指導全國各級版權部門工作,對提升版權工作水平和效能,推進版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版權強國建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文化強國、知識產權強國提供有力支撐,國家版權局開展了《規劃》編制工作。
《規劃》編制的主要過程?
為編制好《規劃》,國家版權局比較早就進行了準備。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做好“十四五”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相關通知要求,2019年8月即正式啟動規劃編制工作,成立了規劃起草小組,明確編制工作計劃和進度安排。2020年,國家版權局組織開展了規劃編制基礎研究工作,為規劃制定打下堅實基礎。2020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廣泛聽取版權相關部門、研究機構、社會組織、行業協會等意見建議的基礎上,規劃起草小組研究起草了規劃征求意見稿。2021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等文件精神和相關要求,反復修改完善規劃征求意見稿,多次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以及專家學者意見。大家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規劃起草小組逐條分析這些意見和建議,做到能吸收的盡量吸收,經多次修改完善后于近日印發《規劃》。
“十四五”時期版權工作面臨怎樣的形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版權事業蓬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具有中國特色的版權法律體系基本完備,版權保護狀況明顯改善,版權產業健康發展,社會各界版權意識顯著提高,為推動我國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時期,版權工作面臨新形勢。從國內看,由于起步晚、基礎差,我國版權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還不完全適應,版權質量效益還有待提升,版權精品力作還不夠多,版權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利用。從國際看,版權作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成為國際競爭的核心要素。加強版權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動建立平衡有效的國際版權體系,加快提升我國版權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任務緊迫而艱巨。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產業分工格局和競爭態勢深度調整,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日新月異,侵權盜版行為網絡化、高技術化特點愈加明顯,對版權保護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這些都要求我們不斷完善版權工作體制機制,強化版權全鏈條保護,推進版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十四五”時期版權工作有哪些目標任務?
“十四五”時期版權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版權強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具體來說,就是版權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要進展,版權法律制度體系更加完善,版權工作法治化水平大幅提高;版權執法監管不斷加強,版權保護水平顯著提升;版權社會服務能力明顯提高,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版權涉外工作深入推進,在國際版權體系中的話語權、傳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版權宣傳教育持續深入開展,尊重版權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版權營商環境明顯優化,版權保護社會滿意度保持較高水平。為實現版權工作總體目標,《規劃》還從版權執法、軟件正版化、全國版權示范創建、著作權登記、版權產業發展等方面設定了具體指標,提出了具體舉措和工作任務。
“十四五”時期版權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做好“十四五”時期版權工作,要把握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守正創新。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開拓創新版權工作思路,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版權工作全過程和各領域,不斷完善版權管理體制機制,主動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實現版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激發優質版權作品創作活力,促進文化和科學事業繁榮發展。二是堅持全面保護。不斷提高版權工作法治化水平,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版權法律制度體系。強化版權全鏈條保護,不斷提升版權執法的質量、效率、公信力,發揮法治在版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把全面保護作為版權工作主基調,把網絡版權保護作為主戰場,強化保護力度、拓展保護范圍、突出保護重點、增強保護實效,不斷提升版權保護水平,維護良好的版權秩序和環境。三是堅持質量優先。充分認識版權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鼓勵有益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的創作和傳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做好版權社會服務工作,提升著作權登記質量,完善版權確權、授權和交易機制,注重版權資產管理,提升版權交易水平,促進版權轉化運用,推動版權產業特別是核心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四是堅持開放合作。全面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版權開放合作,積極參與版權國際事務,大膽吸收和借鑒版權保護國際經驗,立足現實和國情,堅持開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則,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版權治理,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以及與我有雙邊版權合作協議重點國家的交流合作,開創更高水平開放型版權發展新局面。五是堅持統籌協調。堅持以我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護,既嚴格保護版權,又確保公共利益和激勵創新。堅持立法與執法、保護與發展、監管與服務、網下與網上、國內與國際并重。注重體系建設和機制創新,構建版權工作社會共治新模式新格局,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和技術等手段,做好分類指導和區域布局,推動總體提升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打通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推進版權工作水平和效能更好適應新時代新要求。
《規劃》有哪些主要內容?
《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建設版權強國為中心目標,以全面加強版權保護、加快版權產業發展為基本任務,科學謀劃“十四五”時期版權工作布局和重要舉措,推進版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規劃》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進行了分析,包括“十三五”時期版權事業成就的總結,“十四五”時期版權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和新機遇。第二部分為“十四五”時期版權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包括總體目標和具體指標。第三部分是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分別從版權法律制度體系、行政保護體系、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體系、社會服務體系、涉外工作體系、產業發展體系等六個方面,提出了26項具體任務,列出了版權法律制度體系完善、版權行政保護、版權行政執法協作、版權信用體系建設、軟件正版化監管、版權社會服務提升、版權助力文化普惠、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版權創新發展、版權國際合作、版權宣傳教育等11項重點項目。第四部分主要闡述了推動規劃落實的保障措施。
“十四五”時期版權工作有哪些重點舉措?
《規劃》以完善六個體系為重點,對“十四五”時期版權工作作出具體安排。
一是進一步完善版權法律制度體系。堅持時代化、精細化和中國化的原則,積極推動制定、修訂與著作權法配套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推進有關著作權國際條約的磋商制定、批準和實施工作,進一步提高版權工作法治化水平。
二是進一步完善版權行政保護體系。堅持全面加強版權保護,加大版權執法監管力度,健全版權侵權查處機制,實施版權嚴格保護,做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突出大案要案查處和重點行業專項治理,加大侵權行為懲治力度,完善執法監管保障,有效營造和維護尊重版權的社會環境。
三是進一步完善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體系。充分發揮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優勢,加強統籌協調、督促檢查、服務指導和宣傳培訓,完善軟件正版化工作監管體系,鞏固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成果,持續深入推進企事業單位軟件正版化工作,推動重要行業和重點領域軟件正版化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四是進一步完善版權社會服務體系。完善著作權登記體制機制,健全中國特色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優化版權社會服務體制機制,加強版權宣傳引導和人才培養,全面提升版權社會服務能力。
五是進一步完善版權產業發展體系。積極推動完善版權產業發展制度和政策,促進版權創造和運用,實現由數量和速度向質量和效益轉變,推動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
六是進一步完善版權涉外工作體系。繼續加強版權多雙邊合作,積極參與版權國際規則構建,進一步提升版權國際話語權,營造良好版權國際環境,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
《規劃》指標設置是如何考慮的?
《規劃》設定了11項具體指標。其中,版權執法、軟件正版化、版權示范創建等方面5項指標,是根據現有工作情況,結合發展趨勢設定的常態化工作指標,國家版權局每年組織開展2次全國性版權執法專項行動;每年組織開展1次軟件使用情況年度核查;每年授予2至3個全國版權示范城市、5至10家全國版權示范園區(基地)、20至30家全國版權示范單位。版權產業發展、全國作品登記、全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等方面6項指標是分析增長趨勢后設定的逐年增長的指標?!笆奈濉逼陂g,作品登記數量年均增長10%以上,2025年全國作品登記數量超過500萬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數量年均增長12%以上,2025年全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數量超過300萬件。到2025年,版權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7.5%左右,核心版權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4.75%左右。
《規劃》與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是什么關系?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向知識產權事業未來十五年發展作出的重大頂層設計,繪就了新時代知識產權強國的宏偉藍圖,在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版權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的基礎資源、創新的重要體現和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及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文化強國、知識產權強國進程中,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用越來越顯著。加強版權工作規劃部署,不斷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版權治理體系,是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知識產權工作做出的重大部署和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具有重要意義。